2022年7月5日 星期二

會吃蟲!瓶子裡的小毛氈苔

從小到大我種過的植物還不少,可是能活過半年一年的卻少得可憐,大多沒種多久就通通死光光了。

唯一的例外就是今天的主角:小毛氈苔

基本資料

小毛氈苔
科別:茅膏菜科(Droseraceae)
學名:Drosera spathulata Lab.小毛氈苔
多年生草本,全株紅或綠,匙形葉輪生成蓮座狀,表密生腺毛,有柄。總狀花序疏生10-28朵花;苞片針形,萼5裂,具腺毛;5枚花瓣呈白或紫紅色,倒卵形;雄蕊5枚,雌蕊柱頭2-6分歧,玫瑰紅。種子黑色,形狀多變。


看到瓶子裡的一坨一坨的東西嗎?這是維基百科裡面「植物組織培養」的圖片。

圖片裡一坨坨的東西雖然看不出是什麼,但他們會慢慢長大成一株一株的紅蘿蔔個體。

老姊的禮物

某天,我姊拿了一瓶像這樣的「盆栽」給我,就像照片那樣。不過裡面裝的不是蘿蔔,而是小毛氈苔。瓶子裡下面那層果凍狀的東西是用水、葡萄糖、蔗糖、一些無機鹽類、植物激素(吉貝素之類的),再加上類似洋菜粉的粉末。混在一起攪拌,微波、冷卻凝固的「培養基」(Agar)。

一般實驗室做出來的培養基是白色半透明的,加點食用色素就能讓它有別的顏色。植物的「組織培養」就像這樣,把植物的部分組織放在有培養基的廣口瓶裡(消毒過),不久之後那塊組織就會長成一個新個體。我姊給我的時候它已經是一株小毛氈苔幼苗了,慢慢等它長大吧。

變得超大朵

我把瓶子擺了大概半年吧,就已經大到可以移到花盆了。這是移到花盆後幾個月的樣子,直徑大概是7公分左右,7公分對小毛氈苔來說算很大了,可是這棵開完花之後就枯了,就像竹子ㄧ樣,開花會耗盡大部分的養分而死。這張照片已經是開始凋謝了,葉子上也沒有黏液。
值得一提的是,小毛氈苔可以行營養器官繁殖。這三株幼苗就是上面所說長得很大的小毛氈苔的後代,都是從它的葉子長出來的。(底下是衛生紙灑上培養土)小毛氈苔是食蟲植物,這也是我會種它的原因。不知道為啥,我對食蟲植物有很濃厚的興趣。
  小毛氈苔散發一種特殊的味道讓昆蟲掉入陷阱。看到這隻蚊子了嗎?牠被毛氈苔的黏液黏住後動彈不得(不過這隻蚊子是我抓給它吃的)。
至於為什麼所有食蟲植物會感應到昆蟲掉入陷阱,至今仍是個謎,這也是食蟲植物最吸引我的地方。明明就是「不會動的植物」,怎麼會有類似動物的捕食行為?

我最喜歡看它吃蟲了。不過,我種的毛氈苔因為光照不足的關係長得沒有很好。這是後來再種的(大概半年多)葉子很小,發育不良,再看看野生的,如果光照夠的話小毛氈苔的葉子會有點偏紅色,甚至整株都是紅的。
    
  種小毛氈苔最大的樂趣就屬看它吃蟲跟看它慢慢長大,因為要保持高濕度,所以一定要天天澆水,這真的很麻煩。我現在種的這幾棵雖然光照不足所以比較瘦小,但整體來說還長得不錯,也不枉我天天照顧啦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